【心臟疾病】獨子及父母相繼離世大受打擊 女子極度悲傷患「心碎病」險死
發布時間: 2022/10/01 12:01
最後更新: 2022/10/01 12:38
人常在極度傷心時,會形容自己「心碎」以表達心中感情,但在醫學上竟確實有「心碎症候群」。台灣一名64歲的邱姓婦女因過度傷心而在家中突然暈倒,一度失去呼吸及心跳,險些喪命,經診斷患者是因極度悲傷而引發了「心碎症候群」。
最新影片推介:
綜合台灣傳媒報道,邱女本患有抑鬱症,其獨子在3個月前因車禍身亡,父母又在2個月内相繼離世,至親接連離去令她陷入極度哀慟的情緒中,終在家中暈倒,意識模糊,一度無呼吸及心跳。送院後,患者在持續心肺復甦術等急救下恢復心跳。
醫生在其心導管檢查中,並沒有看到患者有阻塞的血管,證明患者並非心肌梗塞;但發現其左心室收縮時的形狀,看起來似漁夫捕捉章魚時用的章魚壺,最終患者被診斷為章魚壺心肌症 ( Takotsubo Cardiomyopathy) ,俗稱為「心碎症候群」。
婦女是高危一族
台灣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急診室副主任郭書顯解釋,由於患者心臟左心室在收縮時沒有向內縮,而是呈現章魚壺形狀,因此醫學上稱作「章魚壺心肌症」。患此症的人約9成是婦女,以停經後婦女最常見,症狀通常為胸痛、氣喘、頭暈、全身無力或昏倒;猝死則非常罕見。而患者往往是經歷了極端的情緒和壓力變化,導致體內突然產生大量兒茶酚胺,心臟無法負荷壓力,導致心臟病變,令左心室沒有正常收縮而堵住了血流出路。
目前,「心碎症候群」的治療方式以持續性治療為主,直到左心室功能恢復為止。大部分患者在3週內可逐漸恢復左心室收縮功能。郭書顯提醒民衆,當自身壓力突然增大且無法自行減輕壓力時,最好尋求精神科醫生協助。
症狀與心臟病發相似
另外,綜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Ilan Wittstein博士研究,及相關文獻,同樣顯示女性及50歲以上人士,或有心理疾病如抑鬱、焦慮等人士,患上「心碎症候群」的風險較大。此症常因極端情緒如悲傷、憤怒等,或壓力引起。
人體將產生大量腎上腺素以幫助應對壓力,超出了心肌承受範圍,令心臟小動脈變窄、血流量減少。過量腎上腺素更可能與心臟細胞結合,細胞因此進入了大量的鈣,令心臟細胞無法正常跳動,影響心臟泵血功能,引發與心臟病發相似的症狀,但不會堵塞心動脈。患者通常在數天或數星期内能自行康復。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責任編輯:羅嘉欣